当前位置: 首页 >行业 >

每日热议!大叔未偷拍仍遭网暴污蔑,报警后涉事学生秒怂,霸凌成政治正确了

来源:中网 2023-06-12 13:31:49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资料图片)

01

这两天被大家热议最多的,就是一起发生在广州地铁上的纠纷。

月7号,一个网名为@注册不了张z 的女子在社交媒体发贴,说自己在地铁上被一个“猥琐老头”盯着看,对方疑似想偷拍。

她估计对方没拍成,但下1秒心里升起一个神奇的想法:“难道我的权益没有受到侵害我就不用去维权了吗?”“非要等发生什么我才能说什么吗?”

于是她当场和“偷拍者”交涉,拿出手机把大叔拍了下来,还要求他打开自己的手机相册给她看。

要我说那位大叔脾气是真的好,全程一句重话也没说,还真的给她看了,结果就是什么偷拍的内容都没有。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哪怕当中是有什么误会,走到这一步也该散了。

然而万万没想到,这名女子依然不肯收手,回家之后就在网上大肆抱怨了一番,说大叔是惯犯,动作娴熟,大言不惭,亏得这次没得手,否则自己会叫他好看。

贴文下面,还将大叔完整无码的录像发了出来,意图很明显,就是鼓励网友去人肉对方。

我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感受,我的第一反应是迷惑,因为我不知道究竟是我出了问题,还是这个世界出了问题,这个年头,空口鉴黄都这么理直气壮了吗?

坐过地铁的小伙伴都知道,车厢里经常是人山人海,看那名女子的录像,知道大叔当时是蹲着的,旁边也站了不少人,显然当时已经没有座位了。

这种场景下,社交距离本就是不存在的,人人进地铁就打开手机。所以问题来了:那名女子是如何断定大叔想偷拍她的?

因为他蹲着?因为他拿着手机?还是说白点,因为他是个长得不帅,衣着普通的中年大叔?这算是年龄和性别歧视么?

这些都算了,就算她人真的敏感,在地铁折腾那么一通,最后证实大叔什么都没拍,那也够了,为什么还在事后对人进行人身攻击?

指责可以,但要有证据,这个我以为最基本的准则,居然还有人没学会,还敢到处乱咬人。

这不禁让我想到最近在美国很受争议的“看异性1秒算性骚扰”梗。

有一些女性拿着手机进健身房,只要有异性瞄一眼,就被拍下来,然后女方就可以大条道理指责对方搞凝视,如此烂的套路,硬是成为了外网的流量密码。

不管如何,那名女子的“曝光”内容,如她所愿地火了,大叔也不幸遭到了网暴。

幸好,大部分网友眼睛还没瞎,随着事情不断发酵,反转开始了,越来越多人质疑女子动机不纯,证据不足,甚至反向人肉起了她。

另一方面,不堪骚扰的大叔一家人选择了报警(很关键),在法律铁拳面前,女拳瞬间就怂了。

02

早在女子曝光大叔信息的时候,评论区就有人质疑过,说她证据不足,会不会冤枉好人了。

那她是怎么回答的呢?“如果他没有偷拍,为什么不为自己发声?”

意思就是在她眼中,只要不说话的,那就是有罪的。

但事实如何呢?其实就是因为大叔根本没有微博,也不熟悉互联网那一套,以为事情过去了就没事了。

他根本没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更没想到自己什么都没干,就成了“偷拍狂”、“猥琐男”,还有一些身份不明的陌生人对他和家人进行骚扰。

终于在几天之后,大叔开始了反击,用的也是正常人会第一时间想到的方式:报警。

6月11号,女子从外地赶到广州鹭江站派出所,知道自己惹上事之后,一改发贴时的硬气,用媒体报道的话来说,就是“情绪激动,哭着道歉”。

按照女子的说法,在发贴时她也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反响,看到转发之后就把贴子给删了(大概率是害怕担责)。

然后又不断向大叔一家求情,说学校因为这件事准备开除她,希望大叔能够原谅他,达成和解。

大叔是怎么样回应的呢?“她是大学生,我们是农民工,她的文化水平比我们高,犯了错,我们应该给她一次机会”。

最后大叔表示,他只要求女生在网上公开发表道歉信,其他的概不追究。

大叔虽然只是农民工,但论胸襟,真的不知道甩所谓的“天之骄子”几条街,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因此觉得惭愧。

但让我感到生气的是女子的态度,在派出所时哭了一下午,看似情真意切,但回到家知道自己没事了之后,发出来的道歉信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大学生,道歉信为什么比小学鸡检讨书还短,我就不说了,关键是一个道歉,连四要素都不全,自己干了什么没提,甚至连个署名都没有,敷衍之情溢于言表。

对别人重拳出击,空口鉴黄,被质疑就“你怎么知道他没有想过这样做?”逻辑无敌了。

更离谱的是,她关闭了留言功能,唯一一条精选,被扒出来是她自己的小号(忘了删历史头像记录):

轮到自己翻车了,就各种逃避责任,连道歉信都写得不情不愿,这就是所谓的后浪?

03

事情到这里还没完,让人喜闻乐见的反噬环节来了。

由于当初女子在网上过于高调,翻车之后,排队看她出丑的网友也比比皆是。

有人翻出了她的社交账号,发现此人一点都不简单,居然是传媒系的学生,还是高材生。

她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后来被保送到四川大学新闻系读研究生,看她过往的动态,参加过不少活动,看样子还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这样一个人,未来很有可能会成为媒体领域的中坚力量,但素质就这?

一个年轻女子,毫无证据地指责大叔性骚扰,那是性别霸凌;利用自己的力量和发声优势,在社交媒体上怂恿网友对无辜者进行网暴,那是话语权霸凌。

霸凌组合拳都用上了,完了还理直气壮,背后的傲慢令人不适。

更魔幻的是,有人挖出了她其他社交平台的账号,发现她在小红书教女性独立,在抖音教女性找男对象要钱,在快手教男性反彩礼。

属实把各平台的赛道都打通了,还有回旋镖式的发言。

“优秀”的保送生尚且如此,其他不优秀的该拉垮成怎样?

这样的事情,越看越让人觉得悲哀。一是因为造谣,和造谣有关的文章,我们以往不知写了多少了,但讨论得再多,大环境也就那样。

虽然法律上有关于诽谤的处罚,但众所周知,在网上造谣诽谤相当于无罪,因为作恶的性价比实在太高。

造谣成功,素人直接变网红,原地起飞;造谣失败,那就删帖跑路,或者各种卖惨,比如这次的“我还是学生”,几滴眼泪就争取到和解了,毫发无损。

想要改变现状,只能指望未来在立法上有所完善了,但这一天要等到什么时候呢?没人知道。

第二个让人悲哀之处,就是所谓的媒体人的嘴脸。

媒体,本应代表理性和公义,但随着互联网生态的发展,初心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对流量的无底线追逐。

前几年,我们偶尔还能看到一些仗义执言的媒体人,比如曝光医院内幕的,曝光酒店卫生问题的,直到如今,我都觉得他们非常可敬。

但这几年,这类媒体人在大众目之所及的范围内,已经消失殆尽。这也难怪他们,仗义执言风险高收益低,哪有随便玩玩财富密码来得爽?

这是一个特别可怕的现象,因为媒体和话语权之间,几乎是个等号。

当媒体充斥着低级趣味、诬告侠和反贼的时候,我们还能指望获得什么正能量的指引呢,又怎么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话语权霸凌的下一个受害者呢?

这次的大叔,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完美受害者了,如果他在整个过程中有哪怕一丝不妥的表现,恐怕对他的审判到现在都还没结束。

那下一次,又会轮到谁呢?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大家还在看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