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品牌 >

原报告 | 万物云的科技成色

来源:观点地产网 2023-08-18 00:54:19

观点指数科技业务线是万物云品牌形象的重要部分,过去数年其确实耗费了大量资金进行该板块的发展和建设。

万物云科技板块的发展重心仍是地产和物业方向,主要是线上云服务与线下智能硬件的结合。其中,AIoT是底层的硬件构成,BPaaS则作为更高层的线上流程的设计和交付。


(资料图)

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物企开发科技业务的初衷通常在于缩减企业自身的成本并提升管理效率,而在这个基础之上,万物云近年还有效拓展了一定数量的外部客户并实现了额外利润。

底层硬件基础与中层解决方案

万物云是物管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自2022年以来,对其自身的定位和行业内其他物企有了明显变化。同样作为物管公司,万物云在各种场合都更倾向于强调其“科技”属性,在2022年报以及最新的官方网站中,万物云也已不再像其他上市物业公司那样披露其在管面积或合约面积等信息,这或许也是出于突出其“科技公司”方面的考量。

事实上,万物云在科技业务领域确实有一定建树,目前物管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多关注企业自身的运营和管理,追求的是物企内部的标准化和体系化,而非科技平台的商业化,而万物云是目前极少数能将其科技业务线服务于自身管理和运营的同时,做到对外商业化输出的物企。

拆分来看,万物云的科技业务线主要分为两个板块,分别是AIoT和BPaaS。AIoT,即AI(人工智能)+loT(物联网)解决方案,主要依托其品牌万睿科技,面向的客户包含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者及政企客户等,所能提供的服务除了物联网硬件的销售外,还包括工程设计、硬件铺设以及交付后的运营。

具体而言,万物云的AIoT业务主要是对场景中的各类设施设备、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进行实时的感知和监测,并以图像视频、温度等信息的形式统一到云端的运营平台。从物业公司的角度出发,实际的应用场景可能包括:识别汽车在社区中的违规占道问题,社区及道路垃圾识别、垃圾箱满溢识别等。

万物云的AIoT业务目前已经做到了封装为标准化产品并进行对外的销售和输出,已实现商业化的产品线包括黑猫系列通行产品、睿联系列物联产品、灵石边缘服务器等,产品本身可能也会在使用和销售过程中迭代。

如果说AIoT是万物云科技板块的底层硬件基础,那BPaaS业务则是一个相对中层的实现方案,依靠前者来提供底层硬件的支持。

BPaaS意即流程及服务,主要服务于万物云城市服务业务的合营及联营公司或其他企业,业务内容主要是为企业设计和交付业务流程到线上平台,依托的是万物云的第五空间品牌。

万物云在BPaaS方面所提供服务的形式主要是软件+运营,向从事城市服务的企业提供远程空间运营服务、工作流程管理以及运营数据分析服务等,包括云维保、云客服、云巡检等形态。例如,具体到物业服务场景中,可以实现客服渠道的数字化与自助化、巡检的智能化与远程化,借助AI和人工配合的方式向员工生成应急工单等。

物业服务企业数字化系统搭建的初衷和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为企业节约成本,从万物云的角度来看,数字化系统除了对其城市服务业务的智能化起到支撑作用外,也是万物云近年大力宣传的“蝶城”战略的重要一环,蝶城的核心思路即在单一区域做到极高的项目密度,并在此区域实现数字化系统和人员调度的集中和统一,通过这一过程来显著压缩整体服务成本。

内生服务与外部客户

成本问题一直都是物业服务行业的一个痛点,企业普遍存在减少人工依赖并节约企业成本的需求,购买现有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可以有效节省自身独立进行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成本,这也是万物云科技业务能进行对外输出的前提。

AIoT业务来看,万物云2022年实现收入约13.8亿,同比增速13.9%,毛利率为30.7%,增速和过往相比已明显放缓。BPaaS业务方面则发力相对较晚,在2019年,或许是初期研发成本过高,万物云的BPaaS解决方案毛利率尚为负数,营收也仅为1.1亿元.到了2022年,万物云的BPaaS则年收入达到了9.9亿元,同比增长56.7%,毛利率也达到32.9%。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一直到2022年,万物云才在BPaaS方面做到了有效拓展外部的客户,当年新拓了商务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行业客户,全年新增了24个企业客户,也借此实现了当年营收和利润的跳跃式增长,截至2022年底,万物云共向38个物业城市项目提供了BPaaS服务。

值得强调的是,万物云的服务客户当中有相当比例是属于万物云非控股但实际操盘的项目,例如在部分城服项目上,万物云会选择和政府指定的国企投资企业成立联合营企业,由国企方进行控股,万物云派驻总经理与人员进行实际的运营和管理。万物云通常每年收取其收入的2%作为数字化运营服务费,并根据持有的股本权益来分摊损益。在这一层面上,其BPaaS目前的形态其实更接近一个服务于万物云自身业务的内生服务。

万物云的科技业务属于应需而生,从其物业服务的主业衍生而来,发展重心仍是地产或物业服务业,专注于线上云服务与线下智能硬件的结合,其科技板块多是服务于自身或作为集团产业链的一部分,与万科的地产开发等业务条线也存在大量的交集。

从去年万物云与其控股股东万科企业订立的AIoT及BPaaS解决方案框架协议来看,2022-2024年,万科集团向万物云就AIoT与BPaaS支付的年度上限为10.29、12.37以及13.73亿元,而2022年万物云向万科及关联方提供服务产生的直接收入为9.64亿元,约占其全年科技业务营收的41%。

万物云在2022年报中并没有披露科技业务营收的详细来源,不过,从其招股书披露的往期数据来看,2021年其AIoT解决方案中约68.6%的收入是来自万科集团及其联合营企业,仅约有31.4%是其来自独立第三方。

另外,万物云过去数年在科技板块的开发上实际也已投入相当高的成本,2019年至2022年,万物云的研发投入分别为2.04亿元、2.5亿元、3.74亿元以及4.1亿元,这要远超其他头部物企。在IPO募集资金当中,万物云也拿出了相当大的比例进行科技板块的开发,计划将其募资金额的14亿元即募资净额的25%,用于AIoT及BPaaS解决方案,其中5%用于开发AIoT平台和升级增强AIoT系统集成能力,5%用于优化算法,15%用于开发BPaaS解决方案。

总结而言,虽然万物云的科技业务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外部客户的第三方商业化输出并已创造了一定的有效利润,但其仍是内生并服务于万科系及自身业务和项目的主要部分。

目前物管行业的发展正在面临各式各样的痛点,随着万物云未来在科技领域的持续开发投资,万物云的科技业务可能会成为其在规模之外最强的护城河。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大家还在看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