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提升民众对眼底病的认知、增大专业医生的培养力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许迅在6月3日举行的“眼底病规范化诊疗中国行动总结会”上说,“目前从我国流行病学数据来看,每年约有4000余万新增眼底病患病人群。但由于患者对于眼底病知晓率低,很多老年人并不知道自己有眼底病,所以,这个数据还是远远被低估的。与病患数据相对比,我国专业眼底病医生仅有三千到五千名,平均下来每位医生应对的患者约有一万人。”
眼底疾病规范化诊疗中国行动年中总结会。主办方供图
为解决上述问题,三年来,光明中心、玻注中心以及慢病管理三大中心做了很多的努力。许迅介绍,最先建立的光明中心,目前全国已达千家,是为了让患者知道该去哪里就诊,该接受的怎样的规范化诊疗;200多家玻注中心的建立,则是重点解决将患者接受治疗缩短的问题,将之前需要耗费7天以上的治疗时间缩短到24小时,提高患者的诊疗效率;由于眼底慢病的管理,区别于一般慢病的吃药,可能涉及注射等较为复杂的流程,慢病管理中心则是重点解决此类慢病患者的后期随访。
“三年来,三大中心的建设使得之前每年真正能够接受到正规治疗的新增眼底病患者数量,由300万增长到了600万,实现了倍数增长。”许迅表示,未来还要提升民众健康素养;加大对专科医生的培养力度,扩大医生人才的队伍,使更多更专业的医生投入到患者的诊治中去;还要政府加强对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投入,如推动制药目录纳入医保等。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表示,三年来,三大中心的建设可以提高眼科医疗服务效率,构建完善的急慢分治模式,完善眼科日间手术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位置,通过专科联盟形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发展。
同时他建议,各级医院应加强交流,共同努力,互相借鉴工作模式,加大科普宣传,让患者树立自己是眼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同时,也需要不断强化人员培训和培养,形成稳定的眼科专业人才队伍,不断构建优质高效的眼健康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服务。
责编:毛圆圆
主编:徐婷婷
校对:呼梦瑶